在用于制作出口包裝容器的材料中,木材不但有良好的加工性,成本較低,而且可回收及利用;因此木箱包裝被廣泛使用的重要因素是取材方便。而木箱制作標準中規定用于出口使用的實木木箱,材料要求以落葉松、松木、冷杉,云杉、榆木為主,也可使用強度相同或更大的材種。同一個箱子需選用無明顯色差的材料。
因此對于木箱生產廠家來說,進口木材不但豐富了我們對材質的選擇,也彌補國內木材短缺的矛盾,但是同時,也帶來復雜的有害生物疫情和質量安全問題,給國家利益和人民健康安全帶來隱患,這就是為什么進口木材需要做木材檢驗檢疫?
一、進口木箱板材攜帶有害生物情況:
一是有害生物逐年大幅增長。據統計,2009年我國從進境木箱板材上截獲各類有害生物16967種次,2010年截獲各類有害生物20477種次,同比增長21%。二是有害生物種類更加復雜。2008年以來,僅青島局從木箱木材中截獲有害生物有云杉八齒小蠹、非洲大蝸牛、松材線蟲、六脊堅甲等林木害蟲156種,共計2117批次,其中檢出危險性有害生物41種、532批次。三是國外疫情形勢更加嚴峻。全國各口岸記錄顯示,目前所有70多個原木輸出國中,均截獲到各類有害生物。
二、進口木箱材料主要質量問題:以青島口岸為例,近年來青島口岸每年進口木材約48萬M3,產品主要來自北美、歐洲、澳洲、非洲和東南亞等20多個國家或地區,質量問題主要包括:
1、一是材積短少比例高。問題主要集中于非洲和俄羅斯原木,主要是檢尺方法差異、發貨商人為等原因造成。
2、二是木箱木材品質缺陷問題多。問題主要集中在馬來西亞、加蓬和俄羅斯原木,主要表現為嚴重開裂、空洞、腐朽、蟲眼和扭曲等。
3、三是材種鑒定爭議多。涉及到關稅、價格欺詐、瀕危物種保護等多方面,是當前木材貿易中的一個難點問題。四是除害處理質量差。東南亞、歐洲、非洲等地區對出口原木植物檢疫、熏蒸不夠嚴格,除害處理方法不合理;俄羅斯遠東地區、美國阿拉斯加地區除害處理效果差;部分原木帶土增加危險性有害生物傳入風險和幾率。同時,由于簽訂貿易合同不嚴謹等原因,導致欺詐現象屢屢發生,使木材進口商遭受嚴重經濟損失,也助長了國外出口商弄虛作假行為。
針對以上情況,我們需要做出一系列的應對措施,加強進口木箱板材檢驗檢疫監管的對策,在重點口岸、重點地區建立林木有害生物監測監控網絡,在進口木材口岸、除害處理區、木材定點加工企業以及進口木材集散地開展疫情監測工作,及時掌握林木有害生物發生情況,適時啟動重大植物疫情應急處置預案。確保在木箱板材市場上銷售的木材,完全適合制作木箱的標準。
以上就是木箱包裝工程師-彭百桂為大家介紹的制作出口木箱的木材為什么要做檢驗檢疫的全部內容,如果大家還對相關的內容感興趣,請持續關注
本文標題:制作出口木箱的木材為什么要做檢驗檢疫 地址:http://www.zhongxinhui.cn/news/mu-xiang-166.html